6条高速公路在建 千里高速通道驶入柴达木盆地

  青海省交通厅准确把握形势,调整思路,把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对全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基础带动作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地区,以提升路网服务水平助推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目前,该地区有6条高速公路在建,建设总里程达949公里。

  海西州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万人。这里地广人稀,气候干燥,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已发现矿产86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万亿元,其中有8种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州乃至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陆续对柴达木资源进行勘探开发。目前,已建成包括年产百万吨钾肥、10万吨甲醇、30万吨天青石、4.5万吨碳酸锶、90万吨纯碱等在内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尤其是2005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更加快了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并在油气勘探开发加工、盐湖提钾、锂、镁、硼等、有色金属采选以及废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突破,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4大工业园区和每年2000多万吨的货运量,其中大部分要由公路运输承担。

  柴达木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亟需与之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自2000年以来,省交通厅逐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公路建设,先后投资上百亿元,新、改建了日月山至格尔木、茶卡至察汗诺、察汗诺至德令哈、都兰至德令哈、格尔木至老茫崖、花土沟至石棉矿、当金山至黄瓜梁、绿草山至黄瓜梁、天峻至木里、切泉沟至察汗诺等十几条干线公路,建设里程达3000多公里,有效提高了柴达木公路的技术等级,形成了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我省也加快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以促进资源开发及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基础支撑。省交通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按照国家及青海省《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加快柴达木资源开发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目前,柴达木盆地内共和至茶卡、茶卡至德令哈、德令哈至小柴旦湖3条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这3条高速通道建成后,将把茶卡盐湖、柯柯盐湖、可鲁克湖、小柴旦盐湖、红山煤矿、柏树山煤矿等众多资源点串连起来,形成东起盆地边缘,西至柴达木腹地,连接乌兰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两大园区,长达500多公里的快速通道,将有效促进察汗诺煤化工、柯柯盐化工、茶卡畜产品、德令哈盐碱化工、建筑材料、煤炭和天然气化工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当金山至大柴旦、大柴旦至察尔汗、察尔汗至格尔木等3条高速公路,同属215国道青海境内路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18条联络线之一柳格高速的组成部分。目前,这3条高速公路也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形成北起青、甘两省交界处,中串高泉煤矿、鱼卡煤矿、锡铁山铅锌矿、马海湖、涩北气田、达布逊盐湖等资源富集地,南达戈壁新城格尔木市,全长400公里的高速通道,并串连大柴旦、格尔木两大工业园区,有效促进大柴旦煤化工、盐湖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三大产业和格尔木盐湖化工产业链、油气化工产业链、西北地区重要冶金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

  另外,由省会西宁通往柴达木盆地的3条高等级公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即丹拉高速西宁西过境段、倒淌河至共和高速公路、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这3条总长达115.2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建成后,西宁至柴达木盆地腹地大柴旦将实现全程高速化,行车时间由现在的12小时缩短为8小时左右,这对加强省内两个最大经济区-西宁综合经济区、柴达木循环经济区之间的联系交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guanzhuqinghai/33252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