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政府考察团赴云南、江西考察纪实

——云岭春雨赣鄱潮科学发展正当时

  云岭大地千帆竞渡逐浪高,赣鄱热土百舸争流万象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西部各省份帷幄运筹、力克时艰,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激流勇进……

  近日,省长宋秀岩、副省长吉狄马加率省政府考察团,前往云南、江西两省就特色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等进行深入考察调研。10天的行程里,考察团一行深入工业园区、企业车间、农户家庭、田间地头、旅游景点,感受云南、江西两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旅游,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思考云南、江西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对我省的启示意义。

  10天的行程中,考察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交流。云南、江西两省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和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形神不离的发展格局,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构建绿色和谐生态家园为牵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厕所、牛厩、厨房、浴室的污水用管道收集后,进入砖砌的收集池,再进入密封的厌氧池发酵,随后进入沉淀池与过滤池,池内从底层起分别有鸡蛋大的碎石、板栗大的碎石和煤渣,池上面是泥土并种有花卉,最后流入集水池的水已经变成没有气味的清水——在云南大理市下关镇刘官厂村,考察团看到了云南省为保护洱海所做出的努力:以农户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形式,在全村400多家农户建成家庭污水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洱海流域面源污染。

  云南、江西两省生态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保护环境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待。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考察团看到,两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将其付诸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描绘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动人画卷。

  考察团在云南大理市登龙河入洱海河口处的登龙河污水处理厂,详细了解了大理市排污工程主要项目,对环湖截污工程的技术、所需资金、运行等情况作了深入了解。在南经庄和北经庄,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大理农村户用型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到农户家中详细察看了生活污水的处理流程。在才村洱海湿地生态修复带,考察了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了解入湖河道污染控制施工工艺原理;在周城了解了土壤净化槽试验示范工程、扎染废水处理工程,并向当地领导介绍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西宁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在上关镇大营村牛粪中温沼气站考察时,考察团评价这一处理运作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为百姓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乡村文明的提高。

  考察团了解到,为留住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江西省作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全面启动全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关闭了一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企业、小矿山。为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抚州规定木竹加工企业要造林;为壮大陶瓷业又不污染环境,景德镇果断拆除煤烧隧道窑;为消除安全隐患又优化环境,萍乡坚决关闭整顿小煤矿;为吸引游客又呵护生态,井冈山将党政机关办公场所迁至山下;为壮大园区又珍惜耕地,横峰将工业园区建在山坡上……

  考察团切身体会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云南、江西两省认真吸取"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教训,把环保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正在努力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这一最大的特点、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考察团认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我们应当积极借鉴云南、江西两省探索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和垃圾处理的有效做法。

  突出地方特色,弘扬璀灿文化,以文化提升形象和品位带动旅游业快速高效发展

  走进云南、江西,山山钟灵毓秀、湖湖碧波荡漾、城城千古流韵、村村田园如画,处处是自然天成与人文造化完善结合的旅游宝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个理念:云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化气息特别浓,文化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使人在旅游中体验文化,在领略文化中游山玩水,感觉特别轻松、愉快、陶醉、流连忘返。

  喝茶,本是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大理人却把"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巧妙地融进了茶水之中;泼水节,一个傣族的传统节日,西双版纳人却变幻出无数个版本,穿插在导游的讲解词中;丽江,因为不断发掘和传承古老东巴文化、丽江古城、纳西古乐和茶马古道等众多民族文化资源而声名大振——云南就是这样经营文化的,用文化去包装旅游景点,提升旅游形象和品位。

  考察期间,大家充分体会到了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云南在挖掘这些璀灿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的大手笔:让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来策划、包装云南文化,追求名人效应。正是这种大手笔,让《印象丽江》、《勐巴拉娜西》、《蝴蝶之梦》、《印象天龙八部》等演出走进世人的目光,让人对云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充满向往。

  江西,更是打出了"红色旅游"的品牌,借助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庐山会议旧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毛泽东同志旧居、茨坪革命旧居旧址群等知名景点,在全国率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宣传推广,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和四届中国红歌会,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品牌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有力地促进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旅游资源来看,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我省有独特的优势,关键是我们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不够,旅游文化内涵少,文化没有形成产业,我省旅游业的宣传策划、品牌培育、资源利用、规模扩张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差距还很大。"考察团的思索切中要害。

  大家认为,我省在旅游规划建设上,要超前策划一些以高原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为重点的优质旅游项目。要积极发展中高端旅游,深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我省高原特色旅游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要认真研究借鉴云南、江西的经验,在观光和参与体验的结合上下功夫,在特色旅游产品、特色餐饮、特色民族文化的配套上下功夫,集中打造和打响青海湖、西宁夏都、三江源生态、原子城红色追忆等旅游品牌,促进全省旅游业提质上档,转型升级……

  发挥比较优势,充分挖掘潜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构建特色较为鲜明的产业群

  江西水资源丰富,全省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人均拥有水量和耕地亩均占有水量均高于全国水平;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50多种,铜、金、铀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独特的资源优势决定了江西特有的工业发展思路。近年来,江西省突出产业特色,注重提高产业关联度,增强配套能力,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考察团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该园区已吸引了包括美国微软公司、默克公司,瑞士ABB公司在内的一大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项目,园区拥有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电子信息及应用软件、精密机械制造及光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

  而云南也结实本省实际提出,构筑以烟草、现代能源、基础原材料、生物加工和装备制造五大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烟草、电力和冶金三个主导产业,做强新能源、光电子、新材料和生物产业四个新兴产业,做优煤炭、化工、建材和轻工等传统产业,做精机械装备制造业。

  在云南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景江电站建设工地,江西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佳辉光电有限公司、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红板集团、天人集团等企业考察时,考察团一行切身体会了云南、江西两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火热场面,也深刻体会了两省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渗透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江西的铜产业发展为例:依托资源、区位、技术和人才优势,产业链从采、选、冶延伸到铜加工,包括板、带、箔、管、棒、线,基本涵盖了铜加工系列产品,而且产业链不断在向相关产业延伸。

  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如果破坏绿水青山,宁可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能够创造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升华,让考察团感受了云南、江西两省始终把住了特色工业扬风破浪的方向: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竞争力强大的工业产业群。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两省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上尽可能向荒山、荒坡、荒滩要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根据进园企业的数量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园区规模,两省工业园区以挖山不止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出了广阔天地。许多园区内,将核心企业的废弃物变成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园区内企业的循环链,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循环经济试点富有成效。

  通过对江西、云南发展循环经济的实地考察,考察团认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思路、举措是符合省情实际的,要进一步发挥园区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吸引骨干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优势产业以链条形式延伸,形成上下游企业有机衔接、循环布局,不同行业横向连接、有效组合,资源能源相互转换、梯级利用,特色优势凸现、产业高度聚集的发展格局;进一步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提升相关主导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领军企业,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主骨架,同时要鼓励发展一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中小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增强试验区对周边发展要素的吸引力和聚集能力。千里高原风浩荡,无边春色倍还人。考察归来,大家信心倍增,决心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审视新的形势,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科学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guanzhuqinghai/484210082.html